INTRODUCE赛题介绍


一、文化资源数字化与开放共享

推进文化资源数字化采集,整合汇聚文物、古籍、美术、地方戏曲剧种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数据资源,形成专题数据库,实现公共文化数据的开放共享与跨主体流动,丰富公共文化数字内容供给。

二、文化和旅游数据要素化探索

对文化和旅游数据的确权、评估和交易流通等环节进行探索,开展文化数据资产交易实践,支持文化创意、旅游、展览等领域加强数据开发利用。拓展数字技术在文化创意产业应用,提高文化资源创新效能,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及其衍生业态,创新文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模式。

三、智慧旅游创新发展

支持旅游经营主体共享气象、交通等数据,在合法合规前提下构建客群画像、城市画像等,优化旅游配套服务、一站式出行服务;通过公共数据开放共享、涉旅企业数据有序流通等形式,实现文化和旅游场所共享公安、交通、气象、证照等数据,支撑免证购票、集聚人群监测预警、应急救援等,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。

四、大模型与文化和旅游融合应用

利用文化和旅游领域特色数据资源,打造文化和旅游大模型,为文化内容生产创作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,探索提供行程规划、智能导览等文化和旅游创新服务。

五、文物数字化保护

运用前沿技术,实现对文物进行全方位数字化保护与复原,借助保护修复、安全监管、文物流通等多维度数据,形成文物画像,让文物活起来。利用数字3D、全息投影等技术提升文物展示与讲解的游客体验。

六、文物数据应用机制与技术

研发一套文物数据确权的技术解决方案,包括标准化确权模型和适用于文物保护机构的数字化工具。设计一个智能授权管理平台,包括智能合约模板、数据访问权限管理模块和授权记录追踪模块等。建立一个基于区块链或可信计算技术的数据流通平台,实现透明、安全、高效的数据共享。

七、文物数据资源应用场景展示研究

构建多维度的文物结构化数据,运用知识图谱、多模态大模型、算法推荐等,完成从文物数据采集到科研、教育、游戏、动漫、文创设计等的多场景应用。同时,形成高精度、多模态、虚实融合的历史空间时序重建与人机交互解决方案,实现新型文物展示空间等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应用。

八、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数字化保护展示

应用互联网、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提升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信息集成、日常巡查和社会监督水平。创新应用知识图谱、虚拟现实、数字孪生等信息技术,丰富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展示利用场景。优化实体展示空间,提升观众的实地参观体验,让受众在近距离接触历史文化遗产中增强文化认同。


PROCESS赛事流程


(一)征集报名(47月)

4月下旬召开贵州分赛新闻发布会,同期赛事平台上线,面向社会发布赛事信息57组委会各成员单位结合职能职责开展参赛项目招募6月组建评审委员会,7月对参赛团队资格和参赛项目的合规性、真实性、合法性等进行审查。

(二)开展比赛(7月—8中旬)

评审委员会按赛道对参赛项目进行评审。7月下旬,采用线上评选方式开展初赛评审,通过申报材料,评估其数据要素应用场景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和发展潜力。8月中旬,采用线下形式开展决赛评审,更侧重方案先进性、实效性以及示范性等。

(三)颁奖(数博会期间,8月下旬)

2025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期间举行贵州分赛颁奖仪式,拟邀请国家数据局、省人民政府领导出席。获奖项目经赛事组委会最终审核后,在贵州分赛官方网站进行公示。

(四)国赛(910月)

       评审委员会组织专家对各赛道获奖项目进行合议并推选,推荐不超过28个(其中中小企业比例不少于10%)能充分代表贵州数据要素特色的优秀项目进入全国总决赛。


AWARD奖项设置

贵州分赛按赛道设置一等奖1名、二等奖2名和三等奖3名,授予奖杯与证书。组委会组织专家对各赛道获奖项目进行合议并推选,推荐不超过28个(其中中小企业比例不少于10%)能充分代表贵州数据要素特色的优秀项目进入全国总决赛,每个项目给予3万元奖金奖励。

(一)专家指导

邀请专家对参赛团队和参赛项目给予参赛辅导,提升参赛项目规范性。

(二)宣传展示

通过数博会平台及各类媒体渠道,对参赛团队中优质参赛项目进行宣传推介。

(三)重点支持

对在贵州成功落地实施的获奖项目,优先推荐至各行业主管部门、招商引资机构和产业园区,优先纳入省级重点项目支持清单,给予专项资金、产业资源对接、生态培育、生产要素保障等综合政策支持,促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。

(四)行业推广

对获奖团队以及获奖项目,在相关领域进行重点推广,持续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,组织参加政策宣贯、专业培训、成果转化、市场拓展、场景开放等活动。

(五)投融资推荐

优先向政府投资基金、产业投资基金、创业投资基金以及各类银行、投资机构等推荐获奖项目和参赛项目,享受各类投融资机构提供的多元化服务。


收起列表

京公网安备11040120023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