赛道设置
贵州分赛设置12个赛道,分别是工业制造、现代农业、商贸流通、交通运输、金融服务、文化旅游、医疗健康保障、应急管理、气象服务、城市治理、绿色低碳及科技创新、垂直行业大模型。
贵州分赛设置12个赛道,分别是工业制造、现代农业、商贸流通、交通运输、金融服务、文化旅游、医疗健康保障、应急管理、气象服务、城市治理、绿色低碳及科技创新、垂直行业大模型。
4月下旬召开贵州分赛新闻发布会,同期赛事平台上线,面向社会发布赛事信息。5月至7月组委会各成员单位结合职能职责开展参赛项目招募,6月组建评审委员会,7月对参赛团队资格和参赛项目的合规性、真实性、合法性等进行审查。
贵州分赛按赛道设置一等奖1名、二等奖2名和三等奖3名,授予奖杯与证书。组委会组织专家对各赛道获奖项目进行合议并推选,推荐不超过28个(其中中小企业比例不少于10%)能充分代表贵州数据要素特色的优秀项目进入全国总决赛,每个项目给予3万元奖金奖励:
1.专家指导
邀请专家对参赛团队和参赛项目给予参赛辅导,提升参赛项目规范性。
2.宣传展示
通过数博会平台及各类媒体渠道,对参赛团队中优质参赛项目进行宣传推介。
3.重点支持
对在贵州成功落地实施的获奖项目,优先推荐至各行业主管部门、招商引资机构和产业园区,优先纳入省级重点项目支持清单,给予专项资金、产业资源对接、生态培育、生产要素保障等综合政策支持,促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。
4.行业推广
对获奖团队以及获奖项目,在相关领域进行重点推广,持续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,组织参加政策宣贯、专业培训、成果转化、市场拓展、场景开放等活动。
5.投融资推荐
优先向政府投资基金、产业投资基金、创业投资基金以及各类银行、投资机构等推荐获奖项目和参赛项目,享受各类投融资机构提供的多元化服务。
一、采取专家组评审制,各赛道分设专家组,负责各赛道的评审,组建专家委员会,由各赛道专家组长和部分核心专家组成。
二、评审实行指标打分制,按照先进性、实效性、示范性三个方面制定详细评审指标,进行评审打分,评审指标与国家赛各赛道保持一致。
三、评审过程坚持公开透明、公平公正。
四、制定评审方案报国家大赛组委会审定后组织实施,评审方案包括赛程、选拔流程、评审指标、遴选办法、专家名单等内容。
五、评审全过程接受国家赛组委会的监督检查。
六、加强评审资料档案管理,留档备查。
本着公平、公正、公开的原则,分赛赛事实行获奖作品公示和举报制度。
获奖作品公示范围和时间:在贵州分赛官方渠道公示结果,公示期为7天,供各界监督、评议。未通过公示的团队将取消获奖成绩并追回奖励。
举报要求:举报实行实名制,并要提供相应的证据,匿名举报无效。举报由组委会进行受理、核查、裁定。
为保障赛事公益性,贵州分赛不向参赛团队收取任何参赛费用,并接受社会各界监督。